首页 资讯 正文

滨州:一只虾“游”出产业链新图景

体育正文 221 0

滨州:一只虾“游”出产业链新图景

滨州:一只虾“游”出产业链新图景

大众网记者 张学瑞 通讯员 李树伟(lǐshùwěi) 滨州报道 从实验室的“种苗摇篮”到智能化的“虾族公寓”,从盐碱地的“蓝色牧场”到全球餐桌的“鲜味密码”,滨州对虾历经(lìjīng)30年发展,串起(chuànqǐ)百亿元产业链,总产值突破(tūpò)130亿元。 建成启用国家对虾联合育种(yùzhǒng)平台 虾宝宝住进“智能公寓”:一粒种苗(zhǒngmiáo)撬动产业升级 在(zài)渤海水产的育种车间里,数亿尾虾苗在恒温循环水系统中欢快游动。“我们实现了对‘渤海1号’虾苗的24小时全程监护(jiānhù),保障它们在盐碱水里茁壮成长。”技术人员轻点智能控制系统(kòngzhìxìtǒng),水温、盐度、营养摄入……虾苗的“成长日记”实时显示在大屏(dàpíng)上。 全国首个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在(zài)滨州建成启用,达到种业(zhǒngyè)4.0时代的育种标准(biāozhǔn)。在这里,包振民院士领衔(lǐngxián)的智库团队打造(dǎzào)了我国对虾“种业硅谷”,编辑着(zhe)滨州对虾产业(chǎnyè)的“芯片密码”。目前,滨州培育了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虾新品种、1000余个核心种源家系,建成了2处省级(shěngjí)良种场、1处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,“保育测繁推”全链条基础设施体系日臻完善。在这里,17项对虾产业标准相继落地,23项种业成果实现转化,用30项国家级、省级科技成果奖(chéngguǒjiǎng)打破国外种业壁垒,牢牢守护着我国对虾种业安全。 盐碱地变身“蓝色(lánsè)聚宝盆”:一池春水润活万亩荒滩 在博兴乔庄的(de)(de)对虾(xiā)养殖基地,呈现在眼前的是(shì)一幅“台田种粮、池中养虾(yǎngxiā)”的生动图景。“过去这里是荒碱地,‘冬天白茫茫、夏天水汪汪’,通过养虾,土地盐碱情况明显好了,现在是‘台上囤粮田、池内囤鱼虾’,养虾每亩(měimǔ)年收入过万元。”晓阳家庭农场李建波正忙着起捕对虾。滨州首创的“135”分级养殖模式,让盐碱地实现“一水三用、四季轮作”,136万亩(wànmǔ)虾池年产对虾16万吨,相当于全省产量的“半壁江山”。更令人称奇的是,工厂化养殖车间(chējiān)里,每立方米水体产出效益是传统(chuántǒng)池塘的400倍,科技赋能让“蓝色粮仓”越发丰盈。 全虾宴“跳”上全球餐桌:一只虾的“七十二变(qīshíèrbiàn)” 在冯家镇水产(shuǐchǎn)加工园区,自动化生产线正上演着(zhe)对虾的“变形记”:去头、开背、调味、裹粉……一只只盐田虾排着整齐的“方阵(fāngzhèn)”,完成从食材到美食(měishí)的华丽蜕变。鲜美的对虾将带着“滨州鲜味”登上日韩超市的货架,甚至成为欧美家庭的“冰箱常客”。 现在全市有(yǒu)预制菜企业118家,培育(péiyù)水产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7处,建成全省首家水产加工共性研发平台,推出(tuīchū)滨州特色水产预制菜近百款,产值20亿元,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全虾宴,先后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、第一批(dìyīpī)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,荣获“橄榄中国·年度(niándù)食材”大奖。 “现在的对虾能玩出‘新花样’!”耕渔水产吴丽华举起“全虾宴”礼盒兴奋地介绍,麻辣虾球(xiāqiú)、蒜蓉虾尾、盐焗大虾……12种口味满足年轻人的“味蕾盲盒”期待。更厉害的是,基于区块链(liàn)溯源技术,每(měi)只虾都配有“电子身份证”,ASC、HACCP等(děng)国际认证则是它们畅游全球的“通关文牒”。从《风味人间》里的“脊岭岛盐田虾”圈粉无数,到“俏虾客”品牌年销破亿,滨州(bīnzhōu)对虾正用(yòng)“鲜味(xiānwèi)外交”征服世界。 从第一尾虾(wěixiā)苗在育种(yùzhǒng)池摆尾,到对虾菜品端上餐桌,滨州对虾的产业旅程从未(cóngwèi)停歇,种源研发打破国外垄断,智慧养殖破解盐碱地困境,精深加工延伸价值链条,划开了一条从“鱼塘”到“餐桌”的百亿级(jí)航道,正演绎着向“新”求“质”的生动实践。
滨州:一只虾“游”出产业链新图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